本篇文章深度解析谷歌所面临的全球反垄断浪潮,从美国司法部的强硬裁决,到日本、欧洲对其市场行为的连续打击,再到中国的调查启动,谷歌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监管危机。在AI时代加速演进的背景下,谷歌如何在法律重压与技术革新双重夹击中寻找突破?是被拆解的“搜索王者”,还是转型中的“AI巨头”?本文将带你看懂这场关系到全球互联网未来格局的博弈。
本周一,美国司法部在一场重磅反垄断听证会上放出狠话:必须对Google实施更强硬的限制措施,以防其借AI之势进一步强化搜索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。主审官员达尔奎斯特直言:“我们正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十字路口,法院有机会为未来几十年重建公平竞争秩序。”
这场听证会源于4月17日的一项关键判决——美国弗吉尼亚联邦法院裁定,Google在广告交易和广告服务器市场中存在明显垄断行为。接下来的三周,法庭将集中听取各方意见,决定该如何“纠偏”。
美国司法部提出了一系列严厉的补救建议:强制剥离Chrome浏览器、终止搜索引擎在移动设备上的默认绑定协议、向其他厂商开放关键数据接口。这些措施直指Google广告帝国的核心命脉,甚至可能动摇其310亿美元的广告主业务。
对此,Google方面态度强硬。公司监管副总裁穆尔霍兰撰文回应,称这些措施“可能在关键时刻阻断美国科技创新的步伐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Google首次在反垄断战场上失利。早在2023年,华盛顿法院就已裁定Google在搜索引擎领域构成非法垄断。而这场风波的源头,早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就已埋下——当时,司法部联合多个州总检察长起诉Google,指控其通过高额交易绑定默认搜索入口,压制竞争。
尽管时过境迁,但这场官司从特朗普延续至拜登,跨越两届政府,其影响力堪比90年代微软反垄断案。达尔奎斯特表示:“这一案件跨越党派,已成为技术巨头必须面对的历史节点。”
尽管在AI领域Google一度落后OpenAI,但其在搜索渠道上的垄断,恰恰能为AI产品提供用户引导的“天然入口”。Google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。
虽然目前诉讼仅波及Google广告收入的约11%,但如果真如司法部设想般实施拆分,势必引发连锁反应。Google已经明确表示,若判决不利,将提起上诉。
就在4月15日,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也对Google出手,认定其违反日本反垄断法,责令其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调查显示,Google与至少6家安卓手机厂商签订协议,要求预装其搜索引擎和浏览器,并将图标放在醒目位置。更有甚者,Google与部分厂商签订分成协议,诱导它们排斥竞争对手的应用。
日方不仅下达禁止令,还要求Google组建由第三方监督的整改机制。
与此同时,Google在中国也被曝出正接受反垄断调查,尽管细节尚未公开。
而在对科技巨头监管最严厉的欧洲,Google已“被盯”多年。早在2017年,欧盟就对Google因“搜索倾斜”问题开出24.2亿欧元罚单;2018年因强制捆绑行为再次重罚43.4亿欧元;2019年则因广告市场封锁策略被罚14.9亿欧元。三次累计罚款高达82.5亿欧元。
尽管Google对部分裁决提出上诉,但2024年9月欧盟法庭仍维持此前的24亿欧元罚款裁定。虽然这些金额对Google庞大的营收体量而言不过“九牛一毛”,但其全球声誉和业务结构正持续遭受冲击。
CEO皮查伊也承认:“我们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审视。”
不过,外界普遍认为,就像当年微软案一样,美国最终可能不会真的把Google拆成几块。更多可能是让其做出“姿态”,以缓解公众和政界的压力。
目前最有可能的方案,是让Google结束排他性合作协议、出售部分广告相关资产。
以其与苹果的合作为例——Safari将Google设为默认搜索引擎,每年能给苹果带来200亿美元分成。而这一合作,如今也正被监管机构盯上。
有趣的是,真正焦虑的可能是苹果。一旦合作终止,苹果即使继续默认使用Google搜索,收入也将大幅缩水。苹果此前试图介入案件,却被法院拒绝参与。
2015年,Google的搜索引擎市占率首次突破90%,这还不包括中国市场。对任何企业而言,这几乎是“天花板级”的成就。
但挑战,也正在悄然酝酿。
2022年底,OpenAI横空出世,ChatGPT引发AI变革风暴。这种新型交互式搜索方式,正逐步动摇传统搜索引擎的根基。
2024年末,OpenAI宣布正式向公众开放“ChatGPT Search”功能,直面Google主战场,且强调“不插入广告”,直接打破搜索盈利模式。
据统计,2024年第四季度,Google的搜索市场份额自十年前首次跌破90%。
这一次,谷歌不再高枕无忧。
Gemini成为谷歌“AI翻盘”的关键牌。公司高层确立战略方向:2025年将是Gemini在消费者领域全面铺开的关键一年。
相较OpenAI提供的高价订阅服务,Gemini高级版月费20美元,目标用户数突破5亿。
为了加快推进,谷歌甚至重新上演熟悉的一幕——向设备厂商付费,预装其AI应用。只是,这种“老手法”是否还能奏效,市场和监管都在观望。
如果说过去的20年,是Google凭借搜索统治互联网的黄金时代,那么现在,它正面临新技术和制度变革双重夹击。
对谷歌来说,最危险的或许不是官司本身,而是时代已变。真正决定谷歌命运的,不是法庭,而是用户——他们是否还需要一个“搜索引擎”,还是更青睐一个能直接“告诉答案”的AI助手。
风口浪尖,谷歌已无退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