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谷歌愿意出售Chrome浏览器,我们会考虑收购。”这是OpenAI产品负责人尼克·特利在近日谷歌搜索垄断案听证会上释放的信号。根据彭博社消息,这一全球浏览器市场的霸主,估值或高达200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1459亿元。
这一话题之所以浮出水面,起因在于美国司法部提出的一项重要主张:谷歌借助Chrome强化其搜索引擎的统治地位,影响了AI领域的市场竞争,因此应强制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,并采取其他拆分措施,以削弱其在在线搜索中的垄断优势。
出手最快的是OpenAI。特利表示,若能将Chrome纳入麾下,将有机会打造“真正令人惊艳的AI驱动浏览体验”,同时借此向大众展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新型浏览器形态。事实上,OpenAI早有自建浏览器的计划——去年,他们已招募两位前Chrome开发者,显然早在为此布局。
而对Chrome感兴趣的远不止OpenAI。AI搜索赛道的新星Perplexity也在听证会后透露了购买意向。考虑到Chrome目前全球用户超过34.5亿,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约三分之二的份额,对于任何寻求扩大用户触达面、拓展分发渠道的科技巨头而言,Chrome无疑是块香饽饽。
然而,谷歌不太可能轻易放手。Chrome不仅是其流量入口,更是广告系统运行的关键基础。一旦失去这一阵地,谷歌需重新寻找替代产品或平台,以维持其商业生态。更关键的是,Chrome基于开源Chromium构建,该平台还支撑着诸如Arc等其他浏览器。若Chromium被迫转手,将可能破坏整个浏览器生态的稳定。
即使最终面临出售局面,这场博弈也注定旷日持久。谷歌方面已明确表态,若法院作出不利裁定,将坚定提起上诉。
这场反垄断诉讼,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8月。当时,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判定谷歌通过巨额付款,让自家搜索成为苹果等设备的默认选项,从而排挤了其他竞争者,构成市场垄断。
本周的听证会,正是聚焦于对这一垄断行为的“补救性”裁决。司法部建议:谷歌应剥离Chrome浏览器、禁止向OEM厂商支付默认设置费用,同时公开其搜索查询、点击与结果数据。
若这些建议被法院采纳,谷歌将失去其最关键的搜索流量入口之一,也将削弱其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掌控。
作为谷歌浏览器项目的缔造者,现任CEO桑达尔·皮查伊在2006年启动了该产品,2008年12月推出正式版。自那以来,Chrome迅速成长为全球浏览器市场的主导者——截至2016年,移动端月活用户已突破10亿;如今,其市场占有率超过65%。
性能、简洁与安全一直是Chrome的三大标签。2019年推出的“隐私沙箱”技术,旨在平衡隐私保护与广告生态之间的矛盾,试图在保护用户数据的同时,为开发者和广告主留出创新空间。
此次关于Chrome的强制剥离唿声,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司法部强制拆分AT&T、微软、标准石油等垄断巨头的往事。司法部反垄断司助理部长盖尔·斯莱特甚至称,这是“历史性审判的终章”。
司法部在本案中还提出一个核心观点:谷歌借助其搜索垄断地位,正在压缩新兴AI企业的生存空间。检方在4月21日的陈述中表示,谷歌或将利用其AI产品将用户引导回自家搜索引擎,进一步固化其市场控制力。
谷歌则反驳称,搜索与AI是两个不同领域,且自身也受到来自Meta等公司的激烈竞争。其高管甚至在博客中表示,司法部的补救建议可能抑制美国科技创新。
庭审中,谷歌律师出示了一份OpenAI内部备忘录——特利曾在2023年表示,ChatGPT在聊天机器人市场居领先地位,并不将谷歌视为最大威胁。但OpenAI对这份材料并不认同。特利解释说,那仅是鼓舞士气的内部表述,事实上OpenAI希望能与谷歌合作。
他提到,曾希望在ChatGPT中集成谷歌的搜索技术,但遭拒。“我们曾认为,与谷歌合作能帮助我们为用户提供更优服务。”由于自有搜索服务遭遇技术瓶颈,OpenAI一度联系谷歌,但对方以“涉及太多竞争对手”为由拒绝。目前,OpenAI只能依赖微软的Bing作为搜索后端。
对此,司法部提出,谷歌应开放搜索数据供第三方使用。但谷歌强烈反对,称这一行为将引发网络和国家安全隐患,同时增加设备成本。
听证会上出示的材料显示,谷歌曾与三星等厂商签署协议,将其搜索引擎设置为默认项,Chrome和Gemini AI也获得了类似的预装待遇。法官认为,这些操作进一步巩固了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垄断地位。
特利也表示,谷歌通过为合作厂商提供预装激励,间接限制了ChatGPT在安卓生态中的渗透空间。
面对指控,谷歌高管彼得·菲茨杰拉德出面作证,坚称协议并未禁止厂商搭载其他AI服务。但过往的反垄断记录并不利于谷歌——2018年,欧盟以预装限制为由,对谷歌罚款43.4亿欧元;2024年,中国和日本也先后启动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,原因同样指向安卓设备预装要求。
对于OpenAI而言,当前的重点已从产品打磨转向分发能力的提升。虽然ChatGPT目前的周活跃用户已达4亿,但想进一步拓展用户群体,并不轻松。
Chrome庞大的用户基数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。特利明确指出,浏览器最大的价值在于分发——对于OpenAI这样一家仍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,打通终端是打开增长天花板的关键一步。虽然ChatGPT已进入iOS系统,但在安卓平台的推广面临谷歌Gemini带来的阻力。
搜索能力,也是ChatGPT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若能获取谷歌搜索数据,将极大推动回答准确性与更新速度的提升。
尽管OpenAI正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,并从谷歌挖来了Ben Goodger和Darin Fisher两位核心开发者,但特利坦言:依靠自研搜索技术替代外部引擎,仍需数年时间,合作才是更现实的路径。
显然,收购Chrome不仅是技术扩展的捷径,更是一次直达用户端口、构建AI生态闭环的战略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