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宠物的时代,真的要来了! 从AI情感伴侣到AI虚拟女友,再到最近刷屏社交平台的AI猫咪视频,AI与情感陪伴的结合,正在被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。而AI宠物,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快速蹿红的新风口。 说到底,AI宠物受欢迎的核心还是两个字:陪伴。 这股AI宠物热背后,是一个快速扩张的新兴市场。 AI宠物,本质上是“科技+情绪陪伴”的融合产物。
当AI遇上电子宠物,一个全新的品类——AI宠物,正悄然崛起,并逐步走向大众视野。比会撒娇更懂你,比传统玩具更有“灵魂”,它们不仅能互动聊天,甚至还能记住你说过的话。一场围绕“情感陪伴”的AI宠物风潮,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。 01 AI宠物为啥突然火了?
别看只是个软萌的动画小猫,AI驱动下,它能讲故事、装可爱、模仿行为、互动交流,不少网友纷纷评论“比真猫还懂我”。而当这种能力落地到实体电子宠物身上,一种更具情感连接、更“有温度”的AI产品应运而生。
来自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的报道形容,AI宠物正在“攻陷情感市场”,成为人类日常陪伴的新角色。它们不再是只能播放音乐、发出叫声的“传统电子玩具”,而是借助大语言模型和智能感知,进化为具备独立性格和交互能力的智能体。
日本Vanguard Industries推出的AI兔子“Moflin”已成为圈粉无数的爆款产品,不仅能识别主人的声音情绪,还可以记住与用户的对话内容,实现“有记忆的陪伴”。
在今年初的CES 2025上,AI宠物几乎成了主角:从会撒娇的Ropet,到模仿真实宠物行为的Jennie,甚至还有夹在衣服上的毛绒AI机器人Mirumi,它们正快速侵占科技爱好者的“心智”。
一场席卷全球的AI宠物热,已经在路上。 02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关注AI宠物了?
相比传统宠物,它更“安静省事”:不掉毛、不生病、没异味、不需要遛狗、甚至连食物都不需要。而与传统电子宠物相比,AI宠物可以进行更自然的交流、有更多表情动作、更懂人类情绪。
它不仅打中了年轻人对“科技陪伴”的猎奇心理,也满足了多类人群真实的情感需求:
- 对宠物毛发过敏但渴望陪伴的人
- 有心理疏导需求的人群,如焦虑、孤独、自闭症患者
- 独居或年长老人,尤其是患有认知障碍的群体
对这些人来说,AI宠物不只是一个玩具,更像是一个可交心的“数字朋友”。
年轻人喜欢它的科技感和新鲜感;中老年人需要它的陪伴与安全感。AI宠物横跨多个年龄层,正在形成一种更“有温度”的大众科技消费趋势。 03 一个百亿级的新赛道,正在成型
据Technavio数据显示,从2021年到2026年,有实体形态的AI宠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1.28%;另有研究机构预计,到2030年,AI宠物市场总规模将突破 60亿美元(约438亿元人民币)。
以最常见的AI宠物狗为例,2026年单项市场规模预计就会突破 9亿美元(65.7亿元人民币),这是实打实的增长红利。
市场火了,巨头自然不会缺席:
- 日本Yukai Engineering 推出毛绒AI机器人Mirumi
- 美国TangibleFuture 推出智能交互机器人LOOI,可与手机组合使用
- 中国TCL 推出概念产品Ai Me,主打家庭陪伴
- KEYi Tech 推出由ChatGPT驱动的AI宠物Loona,支持闲聊、指令响应、家庭安防与游戏互动
许多创业公司甚至想将AI宠物打造成新的文化IP或社交载体,走“泡泡玛特”路径,不止卖产品,还要卖情绪、卖人设、卖社交场景。
但在欣喜之余,也有挑战:AI宠物的核心是对用户习惯和情绪的记录与反馈,这意味着涉及大量个性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,数据隐私和沉迷风险,必然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关注重点。 小结
它承载的是一个社会正愈发强烈的趋势: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稀薄,科技开始承担“陪伴”的角色。
从趣味消费,到情感治愈,AI宠物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。而对企业来说,这不仅是一个情绪价值的新出口,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消费战场。
所以问题来了:
你,会养一只AI宠物吗?